如果作者近一、兩個月才去羅馬, 感受應該很不同...
【遊走天下】
2014年08月15日
‧許願池建於1762年,是一座以海神宮為背景的巴洛克風格噴泉。
提到羅馬,可以聯想的東西實在太多。喜歡足球的應該會馬上想起意甲豪門羅馬,研究歷史的又會想到羅馬帝國,鍾意靚仔的可能還會想起「羅馬王子」托迪(Francesco Totti),而影迷自然會想起《金枝玉葉》(Roman Holiday)中的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和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。
撰文、攝影:郭泓杙
朋友問,那到底你是喜歡足球、歷史、靚仔還是電影?我會答,都喜歡。不過現在,我想帶大家走訪那些在電影中出現過的羅馬廣場。不過羅馬城內廣場眾多,要逐個遊覽,大概三天三夜也走不完。
永恆的旅人願望
又有朋友問,那為甚麼羅馬有那麼多廣場呢?這就要追溯到2,000年前的古羅馬時代,據說當時的政客為了獲得市民的支持,便常常在市民聚集的地方發表演說,而廣場正好滿足了政客的需要,於是就有愈來愈多的廣場了。其中,最廣為人知的當屬許願池和西班牙廣場了。香港人對羅馬的許願池應該不陌生,而我對許願池有一種執着都只因《衝上雲霄》。
建於1762年的許願池是一座巴洛克風格噴泉,背景是海神宮,宮殿中央是駕着海馬戰車的海神,海神兩旁各有一位水神,象徵着富足與健康,而海神宮上方站着的四個女孩子則象徵四季。熱愛生活的羅馬人將每個噴泉都賦予美好的意義,傳說一對情侶背對許願池投下硬幣,就能白頭到老,幸福美滿,而遊客背對許願池投下硬幣,就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。所以我第一時間就在人群中找一個好位置。當地人教導,許願的辦法首先是背對許願池,然後再將右手穿過左肩,默念願望后向許願池投下硬幣,就能達成心願了。雖然緣分未至,我未能像劇中的Bella那樣,在羅馬的街頭遇上Sam,不過我還是很期待下一次的羅馬之旅的。
兩個人假期
比起許願池,我其實更喜歡西班牙廣場,大概是我比較喜歡電影《金枝玉葉》吧。而西班牙廣場就是戲中公主睡着了的那個廣場。這個廣場最大特色就是那條高高長長的階梯,與意識中或圓形或方形的廣場很不一樣,遠遠看去極具層次感。有些女性朋友對我說,看着這個西班牙廣場,一種很浪漫的感覺油然而生。我再仔細觀察了廣場的周圍,長長的階梯配上廣場最上端的山上天主聖三教堂(Trinita dei Monti),儼然有一種婚禮莊嚴聖潔的感覺。女士們,是不是很想在這裏拖着長長婚紗,牽着愛人的手,一步一階梯地步入教堂,然後在主的見證下互相許諾呢?廣場兩旁的棕櫚樹很有熱帶海島的味道,如果是喜歡攝影的朋友,不妨帶上Lomo相機,暗角下的棕櫚樹有出其不意的效果,甚至有穿越到六、七十年代荷里活片場的感覺。
我坐在石階上,想起《金枝玉葉》男女主角邂逅的情景,頓覺人與人之間的難離難捨,皆因相遇太美,相愛太深。朋友說,對情、對景還是不要太投入好。只是我覺得,不投入一段感情或者一處風景,關於彼情彼景的回憶就不可能永遠屬於自己。正如公主在戲中最後說的「Rome, by all means, Rome.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, as long as I live.(羅馬就是羅馬,我將用一生去珍藏在這裡的每一秒回憶)」我想,我亦會用一生去珍藏關於羅馬假日的每一秒回憶。